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49篇
  免费   23692篇
  国内免费   45895篇
测绘学   6570篇
大气科学   23433篇
地球物理   16457篇
地质学   45550篇
海洋学   19476篇
天文学   1205篇
综合类   6073篇
自然地理   5572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799篇
  2022年   1939篇
  2021年   2469篇
  2020年   3156篇
  2019年   6261篇
  2018年   6496篇
  2017年   6127篇
  2016年   6183篇
  2015年   5954篇
  2014年   5389篇
  2013年   6381篇
  2012年   6368篇
  2011年   6230篇
  2010年   6157篇
  2009年   5354篇
  2008年   4800篇
  2007年   4638篇
  2006年   4113篇
  2005年   3700篇
  2004年   3653篇
  2003年   3074篇
  2002年   2864篇
  2001年   2636篇
  2000年   2202篇
  1999年   1948篇
  1998年   1840篇
  1997年   1880篇
  1996年   1466篇
  1995年   1393篇
  1994年   1227篇
  1993年   1220篇
  1992年   1016篇
  1991年   770篇
  1990年   729篇
  1989年   602篇
  1988年   515篇
  1987年   398篇
  1986年   321篇
  1985年   248篇
  1984年   276篇
  1983年   162篇
  1982年   204篇
  1981年   148篇
  1980年   111篇
  1979年   121篇
  1978年   51篇
  1977年   42篇
  1971年   54篇
  1970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01.
基于 SRP 概念模型的祁连山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概念模型,从地形、气候、植被和社会经济 因子选取 8 个评价指标,利用遥感和 GIS 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取权重,对祁连山地区启动 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研究前后近 10 a 的生态脆弱性程度进行系统、定量地评 估,旨在揭示生态脆弱性的分布特征、时空演变及动因,为区域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从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布来看,祁连山地区主要以轻度和重度脆弱为 主,脆弱性程度从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渐减弱,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度小,海拔高,生态环境较为恶劣 是导致脆弱性程度较高的原因;(2)祁连山地区 3 期生态脆弱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综合指数分别 为 3.307、3.118 和 3.103;2005 年 生 态 脆 弱 性 较 高 ,极 度 脆 弱 面 积 为 28 610 km2,2010 年 下 降 为 11 723 km2,2015 年降低为 6 174 km2,极度脆弱面积逐渐减少;(3)从祁连山地区生态脆弱性演变动 因来看,8 个指标对生态脆弱性影响均较为显著,但在不同的时间影响程度各不相同,2005—2015 年 3 期数据中对生态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均为植被指数,降水次之,地形因子影响最小。总体来看, 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生态脆弱性程度有所降低,但仍然需要加强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 发展。  相似文献   
102.
Microbial degrad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restore ground water quality in aquifers polluted by organic contaminants effective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course of the degradation,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s in ground 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can be detrimental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a ground water remediation project. Several alternatives are available to a remedial design engineer, such as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 (PRBs) and in -situ bioremediation, Hydrogen Releasing Compounds (HRCs) barrier, Oxygen Releasing Compounds (ORCs) barrier etc. which are efficient and cost- effective technologies. Excessive biomass formation renders a barrier ineffective in degrading the contaminants, Efforts are made to develop kinetics models which accurately determine bio - fouling and bio - filn formation and to control excessive biomas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03.
私营企业主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 ,是否“合法”是我们正确解读私营企业主的关键。我国目前的私营企业主分为两类三种。合法经营的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是吸收入党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4.
青藏高原隆升的非线性动态有限元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据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建立分析模型,采用3维动态有限元方法,在计算仿真板块速度场的基础上,计算在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中该地区地壳岩石的等效应力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计算仿真得到的速度场与1998年GPS观测的速度场吻合良好;与过去一贯的假设相反,计算结果反映出地壳应力场不是静态的,而是此起彼伏,不断变化的,应力值最大且变化最剧烈的地区在克什米尔地区、鄂尔多斯地区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与地震多发区域吻合。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地震预报计算机专家系统”的思想对大同 -阳高 Ms6 .1地震前每一前兆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计算发震概率 ,利用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熵研究了系统熵值与地震的关系。对华北地区的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熵研究表明 ,在大同 -阳高 Ms6 .1地震前 ,信息熵出现了明显的减熵有序变化  相似文献   
106.
对青藏东北缘现今块体划分、运动及变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利用2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以位移代替围压作为边界约束力,研究青藏东北缘现今块体划分及其运动变形。根据该地区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以GPS点测量位移作为模拟结果约束点,得出了较合理的块体划分模型和随时间演化的主应变分布图,并把应变高值区与近几年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作对比,得出了研究区内地震危险性可能较大的区域。另外,对模拟的甘青块体与阿拉善块体的边缘带断裂左旋运动做了大概计算。  相似文献   
107.
油田抽油机的抽油杆幌动幅度过大,是引起抽油杆断裂的一个重要因素,检测这种幌动幅度是防止抽油杆断裂的一种有效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面阵CCD和普通半导体激光器(LD)测量这种幌动的悬点投影测量方法,通过数字卷积滤波,达到了范围为0-40mm,误差<0.2mm的技术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8.
高速滑坡问题是当前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学界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诸如滑体高速滑动所对应的时空界限、滑体滑动过程所产生的热效应以及空气浮托力等高速滑坡产生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9.
A wide-field time-series CCD photometric survey of variable stars in the field of the open cluster NGC 2168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BATC Schmidt telescope. In total 13 new variable stars are discovered with three W UMa systems, one EA type and two EB type eclipsing binaries (one of them could be a W UMa system), and seven pulsating stars including three candidates of δScuti stars.  相似文献   
110.
姜杰  汪景琇 《天文学进展》2005,23(2):121-134
太阳发电机理论主要解释太阳磁场的起源和演化,是太阳物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它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对空间天气的预测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日震学的发展,该理论也得到了很大改进。从相关观测入手,综述了发电机理论需解释的观测事实,以及为发电机理论提供约束的太阳内部动力学结构;介绍了基本理论和近来的主流模型,并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